2月27日,濰柴亮相《大國重器》《發動中國》。節目主要講述濰柴為給中國裝備裝上一顆強勁的“中國心”,濰柴在行業內掌握了蠕墨鑄鐵制造發動機的技術。
蠕墨鑄鐵是公認有潛力的發動機材料。中國制造要走向高質,體現在發動機行業,蠕墨鑄鐵是關鍵技術之一。此前,瑞典的沃爾沃和德國的MTU能掌握此技術。濰柴看見此趨勢,決心想將蠕墨鑄鐵技術做起來。在濰柴的車間里,分別擺放著700多件紅色缸體,代表著濰柴科研團隊制作出來的試驗件,一件代表著一次實驗結果,這些缸體全部采用蠕墨鑄鐵材料。蠕墨鑄鐵有著兩大特點,那就是抗拉強度和耐疲勞強度幾乎是傳統發動機灰鐵材料的兩倍。
在鑄鐵實驗車間,那些銀色的包芯線里,藏著的是中國工藝師研發的心血。將他添加進熔爐,普通的鐵水就能獲得蠕蟲狀石墨,變成強度更高的蠕墨鑄鐵。為了找到著包芯線里的黑色粉末配方,濰柴科研團隊用了整整四年的時間,數百種的組合,每種組合都需要無數次的試驗驗證。即便有了配方,制造工藝也要分毫不差,包芯線送入爐內的長度和速度需要反復測量,超過1400攝氏度的鐵水須嚴格控制在50S內到達蠕化站。蠕化的鐵水全部注入模具須在8分鐘內完成。每一個環節,濰柴的科研團隊都要精精把控,因為鐵水里產生的蠕蟲狀石墨是介于球形石墨和片狀石墨之間的一種形態,非常不穩定。要把不穩定的形態穩定的生產出來,難度很大。所有的工藝參數,目前濰柴的科研團隊已經掌握。濰柴科研團隊的工作人員說:“蠕墨鑄鐵工藝就像是拋硬幣,正面是灰鐵,反面是球鐵,立起來就是蠕墨鑄鐵。工業生產就要求每次拋硬幣都是立起來的”。
在濰柴的總裝廠房里,每分鐘就有三臺柴油發動機下線。未來,蠕墨鑄鐵發動機將會裝備中國!
濰柴是我國柴油發動機的驕傲,也是我們與世界其他柴油發動機媲美的資本。志美相信,隨著國家工業的進一步深化改革,以后我們的柴油發電機組將會在闖出中國名堂!